發表文章

Human microbiota-我們只有10%是人類

節錄自文獻 : The path towards microbiome-based metabolite treatment                         Nature Microbiology 2 , Article number: 17075 (2017) 摘要     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 gut microbiome )參與多種疾病的產生,這個過程中具有可塑性,因此被認為是多種疾病潛在的治療標的。然而,傳統的益生菌活菌移植或其益生元的補充療法等治療效果有限。最近提出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是基於微生物菌群分泌、修飾和降解的代謝物,由於許多與人類健康有關的宿主與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由這些代謝物作為媒介,因此這種方法可以克服一些現有微生物組標靶治療的缺陷,如微生物菌群之間菌落的抵抗和微生物菌群成分的個體間差異等。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將討論這種基於代謝物治療法的相關證據以及關於該種方法的應用,並且更廣泛地討論微生物菌群研究的最新進展及其如何改善方向,以及如何有效的整合和落實這種微生物菌群治療和代謝物治療結合的治療手段。 本文節錄     在過去的十年間出現了大量關於共生微生物的研究,統稱為微生物組( microbiome )。該微生物組系統遍布全身的粘膜表面和體腔,並且可能與各種常見的複雜疾病有關。目前應用高通量基因組學和代謝組學技術可以深入探究微生物的組成、生長動力學、基因組成及其分泌的代謝物。通過小鼠和臨床試驗等研究可從多個方面進一步探索人類健康的新領域。     有益治療人類疾病的微生物研究,最早起源於醫學諾貝爾獎獲得者 Elie Metchniko 在 1910 年出版的「 The Prolongation of Life 」一書中,其書中指出攝入優格中的「有益細菌」可改善健康,延遲年齡增長相關疾病的發生。在 Metchniko 專著出版的近一個世紀後,同時也是 Roy Fuller 將益生菌定義為「通過改善腸道微生物的平衡從而有利於宿主的活的微生物補充劑」。雖然一些研究提出了益生菌改善健康的機理,但這些研究主要是在細胞培養和動物模型。因此,目前的益生菌治療方法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持,且其對人類健康的促進作用仍然存在爭議。因此,目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不推薦使用益生菌治療任何

[人種起始]—演化與大腦之爭

    人類( human )在經過約一百三十多億年的演化過程才成為現在的樣子,我們已經習慣以為自己是唯一的「人」,也就是名為「智人」 ( Homo sapiens ) 的人種。事實上,距今兩百五十萬年前,就已經出現了非常類似現代人類的動物。 HUMAN 一詞真正的意思是「屬於人屬 Homo 的動物」,經過考古學的驗證,我們知道過去可不是只有智人而已。在台大醫學博物館中也陳列了數種自不同地區與年代出土的人種頭顱,讓人不得不注意到的是,即便這些遠古人類足跡遍及南非、歐洲和亞洲等廣大地帶,為了生存而朝著不同的方向演化,雖然體型特徵和生活型態大相徑庭,但卻有一項極為重要的共同特徵,就是人類的大腦明顯大於其他動物, 我們深深沈迷於自己的高智能,若是站在物競天擇的角度來看,腦袋當然是越大越好,然而我們以智人的形象和腦容量已經維持了好一陣子,卻還沒演化出更大的腦袋,究竟是為什麼?     或許是因為龐大的大腦其實也是龐大的負擔,大腦的結構就跟豆腐一樣脆弱,還得用個巨大的頭骨保護它。更別說大腦消耗的能量驚人,大腦的重量雖然只有身體總重的 2~3% ,但是即使是在身體休息不活動的時候,大腦也是不停的活動著進行必要的修復,能量的消耗卻高達身體總能量消耗的 25% ,由此可知,大腦使用能量的速率幾乎和身體成長呈現負相關,可憐的身體只能撿大腦使用能量的殘羹剩飯。雖然大腦消耗能量甚鉅,但是也帶給我們許多的好處,人類經由演化形成的行為習慣和文化,這些都是大腦帶給我們的好處。     然而值得我們思考的是,自從智人踏上遷徙之路,世界各地的大型物種便首當其衝的面臨絕種壓力,讓全世界兩百屬大型陸生動物半數以上命喪黃泉。聰明的大腦讓我們搖身一變為地球上最強勢的物種之一。而這個破壞演化規則的大腦不是別人,正是由演化自己創造出來的產物之一,演化是否會一直甘心屈於大腦之下?      首先,自從七百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分道揚鑣以來,已經經歷了無數次的基因突變和演化,大腦當然也出現了許多改變,但是有一點很耐人尋味,二十萬年前的人類大腦結構,其實就已經很接近現在的大腦模樣,難道人類的演化已經止步了嗎?其中一個可能是,大腦其實是外在的硬體沒有產生太大的變化,因為大腦體積增加勢必會增加能量負擔,然而大腦其實是內在軟體變得不太一樣了,例如神經連結變多了?